比起2023年的井喷式增长,如今的音乐节市场无疑是降温了。只看2024年的数据,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和灯塔专业版发布的报告,全年国内主要音乐节IP数量为71个,同比2023年下降40.5%。
到今年,更让人有降温实感的是频繁出现的音乐节取消公告。3月至今,从长江采石矶·森林绿洲音乐节,到宣称“投入千万级”的济南YOMA音乐节、请来窦靖童和杨千嬅的北京2025无限音乐节先后宣布取消。
不过2023年本就是“饥荒”后的报复性消费,并不具有行业代表意义,如果将标尺移到2019年,当下的音乐节数量仍算是居高不下。据小鹿角智库统计,2023年音乐节数量为560场,2024年回落至380场,但相比疫情前2019年的257场仍高出不少。
比较重要的拉力变量是文旅。过去两年,文旅的迅猛增长势头及其对于宏观经济的意义已经无需多言,而音乐节也由此与地方文旅产业迅速耦合,不少音乐节便是以地方特色景点命名,多地也对主办单位给出了颇具诱惑力的扶持政策。比如海南省2024年对引进大型演唱会、音乐节的主办单位最高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,演出票房大省江苏的奖励金额则从30万到200万不等,对有文旅拉动效应的音乐节奖励最高还可上浮20%。
页码: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