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12岁开始就被送往英国读书,尽管不愿意但也只能妥协。
在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,还被同学霸凌,他只能依靠音乐修复内心的伤痛和对家乡的怀念。
也是在这个时刻,音乐成为了他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不过有趣的是,陈奕迅在英国并不是学习的音乐相关的专业,而是建筑学,这也为他之后的敬业埋下伏笔。
少年追梦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,他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,大学兼修声乐课程,还考下了最高级别的乐理证书。
他的音乐天赋很高,也难怪能够创作出那么多优秀的作品。
从1995年拿下新秀歌唱大赛的冠军后,也正式宣告着他进军乐坛。
不过当时他唱的是张学友的《望月》,因为唱法和字词的处理方式神似对方,被贴上模仿的标签。
还有人称他为“张学友的接班人”,对此他只是调侃的回答道:“人家都没有下班儿,我怎么接班”。
后来陈奕迅用多种不同风格的歌曲彻底征服听众,例如《谢谢侬》,《浮夸》,《放》等等。
他告诉世人他不是模仿张学友,而是陈奕迅,彻底摆脱模仿的标签。
2005年,陈奕迅的音乐道路迎来了巅峰期,发布专辑《U87》获得香港的唱片销量大奖。
其中主打曲《浮夸》更是被无数人奉为经典神曲,到现在都还有粉丝在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