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吃瓜100

巩峥《灼灼韶华》“以命换妹”引爆热搜,十年沉淀终迎高光时刻

2025-10-09

2025年9月24日晚,年代商战剧《灼灼韶华》第18集“以命换妹”戏份播出后,演员巩峥凭借一场爆发式表演登上微博热搜榜首。剧中,他饰演的褚韶中为保护妹妹褚韶华(李小冉饰),在仓库中与绑匪对峙时纵身一跃,用身体挡住致命一击。这场戏份被观众称为“年度最催泪兄妹情”,弹幕瞬间刷屏“褚哥好样的”“这才是真正的长兄如父”。

角色突破:从“窝囊哥哥”到“硬核守护者”
褚韶中是上海滩传统商号的继承人,性格中带着懦弱与退缩,却对妹妹展现出深沉的守护欲。原著中,这一角色容易被处理成单薄的“妹控工具人”,但巩峥通过细节设计赋予其完整人格。例如,他特意为角色设计了“转扳指”的习惯:谈判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翡翠扳指,暴露内心的焦虑;面对妹妹的叛逆,他先是拍案而起,却在对方转身时伸手欲拉又缩回,最终只低声说“注意安全”。这种“口是心非”的表演方式,让观众看到角色怯懦外表下的可爱与可敬。

在“以命换妹”这场关键戏中,巩峥的表演层次分明。前半段,他蜷缩在角落里,手指因恐惧而微微颤抖;当绑匪举刀冲向妹妹时,他突然暴起,一声嘶吼带着喘息冲上前,用身体挡住刀刃。导演王伟民透露:“这场戏我们拍了7条,巩峥每条都哭到脱力,但坚持不用眼药水。他说‘真正的悲伤是流不出眼泪的’。”播出后,网友剪辑的“褚韶中眼神变化”视频播放量超3亿次,从最初的躲闪到最后的决绝,被赞“用眼睛演了一部微电影”。

表演方法论:从生活经验到艺术加工
巩峥的表演灵感源于个人经历。他有一位亲姐姐,深知手足之间那种无需言说的牵挂。在采访中,他提到:“我姐结婚那天,我躲在后台哭得比她还凶。这种情感是本能,不需要刻意表演。”为贴近角色,他系统学习了民国商人的礼仪规范,甚至模仿父亲年轻时的说话方式:“我父亲是60年代的大学生,说话慢条斯理但很有力量。褚韶中作为商号继承人,应该有这种‘稳’的气质。”

此外,他还借鉴了戏曲表演中的“程式化动作”。例如,褚韶中在家族会议上敲击桌面的节奏,暗合京剧鼓点的轻重缓急;与妹妹争执时,他后退半步的肢体语言,则取自越剧小生“欲进还退”的经典身段。这种跨艺术形式的融合,被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评价为“用传统美学解构现代角色”。

行业影响:打破“转型演员”偏见
作为前央视主持人,巩峥的转型之路充满争议。2004年,他辞去江西卫视“铁饭碗”北上应试,成为CCTV-10《五日谈》主持人。然而,节目改版后他一度陷入事业低谷,最终决定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系统学习表演。2015年,他凭借战争电影《诱狼》中的游击队长曾雍雅一角,获得北京青年影展最佳男主角,完成从主持人到影帝的蜕变。

此次《灼灼韶华》的热播,再次引发对“转型演员”的讨论。某制片人指出:“巩峥的成功证明,演员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流量,而是对角色的理解力。他能把一个‘窝囊哥哥’演得让人心疼,靠的是十年如一日的观察生活。”数据显示,该剧播出后,巩峥的微博粉丝增长超200万,其中45%为30-45岁观众,与剧中“家庭伦理”主题高度契合。

观众反馈:跨代际共鸣的密码
在微博话题#褚韶中让我懂了长兄如父#中,网友分享自身经历:“我哥也像褚韶中一样,表面严厉其实偷偷给我交学费”“原来兄妹情可以这么温暖,不是只有争吵”。这种共鸣源于巩峥对“中国式亲情”的精准捕捉。他设计了一个细节:褚韶中总把妹妹的旧物收在檀木箱里,包括她小学的奖状、初中的日记本。这个箱子在剧中多次出现,最终在“以命换妹”时被绑匪踢翻,散落的物品成为唤醒妹妹记忆的关键道具。

某影评人分析:“巩峥的表演打破了‘年代剧=说教’的刻板印象。他用现代人的视角解构传统亲情,让年轻观众也能感受到‘长兄如父’的重量。”数据显示,该剧18-30岁观众占比达38%,远超同类题材平均水平。

最新文章

夸克对话助手企业服务爆发:AI如何重构千万企业的“数字生产力”

科技

 

阅读17490

夸克对话助手教育场景深度渗透:AI如何成为千万学生的“隐形家教”

新闻

 

阅读14912

夸克对话助手AI技术再突破:多模态交互如何重塑智能助手体验边界

科技

 

阅读15032

奇瑞捷途旅行者热销背后:硬派越野市场如何被“场景化创新”重构

科技

 

阅读12080

奇瑞星途品牌高端化突围:以“科技豪华”重塑30万级市场格局

新闻

 

阅读15667

晋ICP备2024051176号-1